博彩网-博彩通

學術

導航菜單

《Nature Materials》刊發我校物理科學學院青年教師李強、李洪森最新研究成果

作者:王君學    來源:物理科學學院      編輯:李鵬   日期:2020年08月18日 11:13   閱讀:1

新聞網訊 近日,物理科學學院青年教師李強、李洪森以共同一作兼共同通訊作者身份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 Materials》(《自然.材料》)在線發表了題為“Extra storage capacity in transition metal oxide lithium-ion batteries revealed byin situmagnetometry”的原創研究成果。這是青島大學首次以第一署名單位和通訊單位在《Nature Materials》發表科研論文。《Nature Materials》是由Nature 出版集團出版發行的全球著名的期刊,是材料、物理、化學等交叉學科領域最具影響力的期刊之一,2019年影響因子高達38.887。

該研究聚焦于鋰離子電池中過渡族金屬化合物材料反常的超出理論極限的額外容量現象,這一現象困擾了儲能領域近20年,被國內外研究人員廣泛關注。為了揭示這一關鍵科學問題,多位國際能源領域知名專家都對該現象提出了理論解釋(如凝膠聚合物薄膜的生長,空間電荷存儲以及LiOH到Li2O和LiH的表面轉化),然而由于電極材料界面處的復雜性超出常規設備的測試能力,其蘊藏的儲能機制始終處于爭議中。

圍繞此關鍵科學問題,作者對過渡族金屬化合物儲能機制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重大突破。基于自主構建的原位磁性監測技術和自旋電子學理論,研究揭示了過渡族金屬化合物Fe3O4的額外容量主要來源于過渡族金屬Fe納米顆粒表面的自旋極化電容,并證明這種空間電荷電容廣泛存在于各種過渡族金屬化合物中,費米面處3d電子高電子態密度發揮關鍵作用。研究結論突破了人們對傳統鋰離子電池儲能方式(Insertion、Alloying、Conversion)的認知,首次在實驗上直觀地證實了空間電荷儲鋰機制,并進一步明確了電子存儲位置。該工作不僅為設計下一代高性能儲能器件提供了新方向,也為能源材料的設計制備提供了一種有力的測試分析技術。

該工作為我校物理科學學院李強、李洪森兩位青年教師通力合作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其中,我校碩士研究生夏清濤、胡正強為共同一作;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余桂華教授和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苗國興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論文主要作者還包括青島大學龍云澤和王曉雄特聘教授、山東大學顏世申教授、中國科學院物理所葛琛、張慶華、谷林研究員、美國麻省理工大學Moodera教授等。

論文鏈接:Extra storage capacity in transition metal oxide lithium-ion batteries revealed by in situ magnetometry, Nature Materials,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563-020-0756-y.


    

< 上一篇:《Nature Materials》刊發我校物理科學學院青年教師李強、李洪森最新研究成果 下一篇:我校承辦計算機教指委和清華大學出版社暑期培訓會議 >
歡迎關注青島大學公眾號

版權所有 ? 青島大學                 魯 ICP 備案 05001947 號 - 4         魯公網安備 37021202000856號     

大发888手机版下载安| 大发888我发财官网| 永利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狮威百家乐娱乐平台| 丹凤县| 百家乐打印程序| 大发888网页版游戏| 百家乐官网总厂在哪里| 百家乐筹码多少钱| 澳门金沙会| 百家乐官网娱乐城7| 百家乐赌场视屏| 菲律宾太子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赌场技巧大全| 百家乐金海岸软件| 拉斯维加斯国际娱乐| 百家乐有多少网址| 大发888 备用6222.co| 做生意属虎的朝向| 澳门百家乐官网赢钱窍门| 百盛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缅甸百家乐官网赌博现场下载| 新锦江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关于百家乐官网切入点| CEO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官网注册18元体验金| 大发888bet亚洲lm0| 24山度数| 皇冠网百家乐官网平台| 新加坡百家乐规则| 真人百家乐官网开户优惠| 德州扑克教程| 澳门百家乐才能| 足球百家乐系统| 澳门百家乐官网官网站| 金都娱乐城真人娱乐| 百家乐三国| 做生意的门市风水| 全讯网财运| 百家乐论坛博彩拉| 百家乐游戏高手|